潜心科研为人民——美国圣地亚哥斯普林格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戴飏事迹

发布者:车超发布时间:2023-11-18浏览次数:2526


个人简介:

戴飏,1983年-1987年就读于江汉大学(武汉市卫生学校公共卫生专业1990年-1995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完成本科及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1996年出国留学,2002年获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免疫学博士,美国圣地亚哥拉荷亚过敏和免疫所博士后,2005年在美国圣地亚哥托瑞松分子研究所结束博士后学习。2005年起先后在美国圣地亚哥托瑞松分子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首席科学家、助理教授;在美国圣地亚哥斯普林格研究所担任首席科学家、助理教授。现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糖尿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项目审核小组委员、美国南加州生物医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及副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2014年起受聘于江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个人事迹:

戴飏博士在学习和工作期间,曾获得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杰出学术表现和潜能奖”“科尔曼杰出毕业生奖”、国际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博士后奖学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青年科学家发展基金、美国免疫学家协会青年教师会议交流奖、美国免疫学家协会技术交流奖及美国联邦临床免疫学协会优秀海报展示奖等多个奖项荣誉。

戴飏博士是一名科学实验研究者,主要探讨人类自身免疫疾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T1D)的发病机制,以寻求有效、精准的治疗方法,遏制免疫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20多年来,戴飏博士基于造福于人类社会的目的,一直致力于在专业领域的沃土上孜孜不倦的耕耘,他的研究获得了共计326.1万美元的多项科研资助。收获了可观的成果。他和他的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胰岛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天然的自身抗原复合体特质,成功分离出胰岛间充质干细胞,并发现该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有效刺激自身反应性B和T细胞;研究了外泌体与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抗原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T1D的作用,提供了实用工具和准确分子靶向;阐明了碘元素在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免疫学机制,发现了被碘元素修饰的络氨酸是激活抗体和T细胞抗原决定簇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进一步阐明了机体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失去免疫耐受的机制;通过研究GAD65发现了抗原递呈细胞在处理抗原并激活不同功效T细胞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探究了控制T1D发生的敏感基因;研究了非MHC基因Slc11a1在抗原递呈细胞及PTPN22基因在T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戴飏博士将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共享资源,先后在国际专业类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4篇,并受加拿大、新加坡A*Star医学生物所、台湾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或学校的邀请,作学术报告及经验交流,分享学术收获。戴飏博士还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先后为本研究领域培养了博士后2名、技术员3名和本科生5名。

戴飏博士受聘于江汉大学工作期间,筹建了江汉大学免疫疾病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制定了研究所发展规划,指导实验室的建设及开展实验研究,培养了5名中青年科研骨干和2名硕士研究生,为江汉大学开展免疫疾病研究特别是T1D的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学科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个人感言:

人生半载弹指间,余生且慢且勿枉!引用我的班主任老师涂传敏的一句话--“似那山涧的潺潺溪流,沿着时间清婉不息的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