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时间:2020-07-01浏览:241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并重方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在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了了较大发展,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学科团队。

目前教研室共有5名成员,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人;其中具有博士后经历3人,3名教师具有海外教育背景。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一人次、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一人次、武汉市博士资助计划二人次。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

现教研室承担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专升本等不同层次、各专业学生(含留学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全员都能超额完成教务处规定的年教学工作量。目前开设的课程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含双语教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课程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等配套实验课程。教研室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能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及影像技术等专业人才。

教研室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合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广受好评,近年来又进行了中英双语课程建设、课内PBL教学和在线课程建设,积极借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突出分子水平的特点。目前,教研室承担的大多数课程已完成在线课程建设,并进行了充分应用,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获批市级重点教研课题1项,市级教学论文二等奖1人次,校级教研课题立项3项,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级二等奖、院级一等奖1人次。

教研室着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思想和学术素质较好、有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主要研究方向为:(1)肿瘤的分子机制与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2)抗炎药物的生物学效应、(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教研室承担的科研项目共1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研经费总计2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40篇,其中SCI收录2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